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东莞排名第16位,省内仅排在深圳、广州之后,全部18个指标均在优秀等级以上。
广西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与全国一起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阶段,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坚定,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推进,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可望趋缓,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发展成果更多投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大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建设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
实施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专项行动,推进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提升系统改造,推动工业企业实施传统能源改造,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展望2035年,总体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经济发展壮大,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环境风险降到较低水平,基本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完善集疫病疫情、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于一体的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以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为发力点、突破点,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提供有力的制度和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推动煤电、钢铁等行业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全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113家,核准经营规模423.6万吨/年。这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业绩水平,抓好企业生产运维成本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
会上,金汤橡塑部分负责人表示,在2021年新冠疫情的而严重冲击下,厦门同安工业企业遭受停工停产的管控停止状态,但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金汤橡依旧在2021年销售业绩实现历史新高,跑出抢眼成绩。与此同时,金汤橡塑配备涵盖生产、销售、管理、技术及质量的专业团队,具备强力配方及模具设计开发能力,参与部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起草,紧跟市场橡塑需求,创新研发各类新材料、新工艺的橡塑应用产品,企业服务流程包含创新研发、质量检测、销售推广再到售后运维,为全球各大知名汽车、卫浴等品牌提供橡塑配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金汤橡塑发展过程不忘初心,积极响应《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最后,始终关注客户满意度,保障产品生产标准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
据了解,金汤橡塑是一家专注橡胶制造的鹭岛制造民企,旗下拥有KINGTOM金汤与KINDDI康的两大品牌,抢先为汽车、交通设施,电力电气、工业机械、运动健康、卫浴等多个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橡胶制品,行业经验足、研制生态全、产品质量优。金汤橡塑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明确表示。
1月11日,金汤橡塑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暨2022年度工作计划会议,总结了2021年度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我们已商榷明确2022年的重点工作计划据了解,甘肃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坚持查、测、溯、治一体推进、同步落实,开展采样监测、排口溯源及数据填报、技术审核。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回族自治州3个试点市州按时制定并印发了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完成排污口整治任务164个。
当地严格按照排污口排查整治分类规则,结合监测溯源工作成果,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命名分类并编码,开展重点排污口标志牌设置工作,目前共完成重点排污口标志牌设置74个。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全省4474个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监测、溯源、分类命名编码、河长信息填报等工作据了解,甘肃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坚持查、测、溯、治一体推进、同步落实,开展采样监测、排口溯源及数据填报、技术审核。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全省4474个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监测、溯源、分类命名编码、河长信息填报等工作。
当地严格按照排污口排查整治分类规则,结合监测溯源工作成果,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命名分类并编码,开展重点排污口标志牌设置工作,目前共完成重点排污口标志牌设置74个。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回族自治州3个试点市州按时制定并印发了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完成排污口整治任务164个
五类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河北。罚款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潍坊市、唐山市、苏州市、无锡市、邯郸市、吕梁市、昆明市、泰安市、榆林市。
近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各地2021年1-12月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适用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为1093件。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唐山市、新乡市、邢台市、深圳市、潍坊市、邯郸市、南京市、苏州市、南通市。二、配套办法执行情况2021年1-12月,全国五类案件总数为15454件。罚款金额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浙江。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量为199件,罚款金额为18580.62万元。
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北、江苏、广东、山东、河南。五类案件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徐州市、合肥市、台州市、常州市、南通市、阜阳市、亳州市、邯郸市、无锡市。
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为1868件。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为3397件。
适用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为8897件。一、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2021年1-12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3.28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116.87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8.8万元
适用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为1093件。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为3397件。二、配套办法执行情况2021年1-12月,全国五类案件总数为15454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量为199件,罚款金额为18580.62万元。
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唐山市、新乡市、邢台市、深圳市、潍坊市、邯郸市、南京市、苏州市、南通市。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为1868件。
五类案件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徐州市、合肥市、台州市、常州市、南通市、阜阳市、亳州市、邯郸市、无锡市。近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各地2021年1-12月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
适用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为8897件。一、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2021年1-12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3.28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116.87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8.8万元。
五类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河北。罚款金额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浙江。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北、江苏、广东、山东、河南。罚款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市为:东莞市、潍坊市、唐山市、苏州市、无锡市、邯郸市、吕梁市、昆明市、泰安市、榆林市
二是立足提升能力,紧紧围绕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系统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改革创新,健全监测与评价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完善体制机制,筑牢数据根基,深化评价应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实施监测网络和机构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夯实基础能力,锻造铁军先锋,加快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1月2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监测支撑。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针,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根基,以健全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主线,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拓展生态质量监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规划》提出两大方面11项重点任务举措和两项重大工程:一是立足支撑管理,紧紧围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统筹支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集中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谋划碳监测和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声、辐射、新污染物等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业务,推进监测网络陆海天空、地上地下、城市农村协同布局和高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引领、服务作用。
《规划》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将更加成熟定型《规划》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将更加成熟定型。